•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共享经济:迈向理性和规范
来源: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 时间:2019-06-26

 

如果从Airbnb爱彼迎、优步(Uber)等共享经济企业成立算起,共享经济已经走过十个年头。这十年,不管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共享经济都赚足了眼球: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概念,到资本的趋之若鹜,再到问题频出和争议不断,乃至各国不甚相同的政策取向和监管措施,无一不成为政府、公众、媒体、研究者以及从业者关注的焦点。

从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看,中国共享经济的表现无疑可圈可点。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的增速连续三年超过40%,新业态新模式犹如一个个火种,以燎原之势快速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至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形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发展浪潮,这在经济发展史上并不多见。值得一提的是,与过去几十年我们在诸多领域始终处于跟跑、追赶的状态完全不同,在共享经济这个领域,我们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有了同台竞技甚至成为主角的机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给出了这样的判断:“我国已成为全球共享经济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和示范区。”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经济版图也正因此重新定位一个崭新的中国。

然而,在2019年初这个节点上谈论共享经济,或许更多人想到的,是街头巷尾无序破烂的单车,是乘坐顺风车遭遇不测的年轻空姐,是一个个“爆雷”的网贷平台,甚至是资本的狂热与贪婪。尽管这些并不是共享经济的全部,恰如顺风车不是网约车的全部;但它们俨然已经成为部分人眼中共享经济的缩影,甚至是代名词。

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恶性事件的发生,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公众的强烈不满,共享经济监管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公共政策议题。监管成为重中之重,监管之严、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行政、法律、技术等监管手段多管齐下,规范发展成为社会共识。针对各领域集中暴露出的问题,相关部门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加力政策落地与执行。“强监管”无疑是可以用来描述共享经济这一年的关键词。2018年也必将成为共享经济发展和监管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

也是在这一年,共享经济是“伪命题”、是“昙花一现”,以及“寒冬论”“死亡论”等负面的新闻、评论和言论大量出现,不仅直接影响了公众与市场对共享经济发展的信心和信任,也对监管部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这些争议和质疑是新业态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烦恼”。客观上说,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上述言论存在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非理性现象:将某一领域面临的困境等同于共享经济的整体状况,将某个具体模式的失败看成是整个共享模式的失败,将发展中遇到的阶段性问题看成是长期性问题。

从发展前景看,共享经济是一种技术、制度和组织的组合创新方式,能够大幅降低交易过程中供需双方的相互寻找、讨价还价、安全保障等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无论是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还是从满足消费者巨大的潜在需求来看,共享经济的作用远未充分释放,共享经济向各领域加速渗透融合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正如20193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时所言,共享经济“作为新事物,和任何新事物一样,在发展中总会有利有弊。”“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8次提到互联网,其中6次的表述是互联网+”。这意味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将走向深度融合,互联网+”将全面融入到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社会事业发展和机制体制创新之中,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增进人民福祉。在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经济亟需培育和壮大新动能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将成为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驱动力。正如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这些都是共享经济未来发展的重大政策红利。

大趋势不会变,但外部监管环境和市场竞争的重点已然出现了明显变化。

一是监管与合规将是未来几年的关键词。

20185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发出《关于做好引导和规范共享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构建综合治理机制、推进实施分类治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规范市场准入限制、加强技术手段建设、推动完善信用体系、合理利用公共资源、保障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完善应急处置保障等11个方面的要求。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这是共享经济连续第5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比较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不难发现,今年的报告中,一方面延续了过去的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提法,同时又着重突出了包容审慎监管健康成长 315日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再次强调,对于新业态新模式,要“划出安全的底线,也不允许打着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招牌搞招摇撞骗。”

底线思维是我国在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发展时必须坚持的监管原则。坚持底线原则,意味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准入,鼓励竞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要对那些可能侵犯用户合法权益、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等创新模式,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底线思维为创新探索提供空间,留有余地,底线之上则应鼓励大胆探索与创新。

因此,从宏观政策层面看,我国对共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态度没有改变,共享经济将继续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方面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个别新业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将得到更多关注,避免“因小失大”,影响共享经济整体的健康成长,加上《电子商务法》于201911日正式实施,2018年出现的强监管态势不会放松。在共享经济主要领域,围绕服务者的资质和许可、服务规范、安全和应急保障等,合规化管理将持续加强。

二是市场竞争重点将从规模驱动走向效率驱动。

过去几年,共享经济领域多数企业走的是“规模化之路”,追求的是量的扩张,既体现在用户量,也体现在用于共享的物品或服务的种类与数量,似乎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成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那一家,享受成为行业领头羊所带来的头部效应,才有可能成为赢家。当对规模和发展速度的追求一度胜过对主营业务本身的效率追求,而成为考量一切的核心指标时,企业运营风险、社会责任、道德风险等也都退居到了次要地位,出现问题是必然的、迟早的事情。

貌似“变凉”的共享经济,真正在面对的是回归理性的阵痛,“规模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回归最本真的商业逻辑,为市场和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真正的王道。

盲目“烧钱”抢流量的路子越来越行不通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负债减缩的去杠杆、防风险的形势下,从政府到市场投资机构,都将会更加注重效率、收益和风险控制。规模驱动的时代过去了,效率驱动和以质量求发展的时代到来。

基于对过去几年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新形势下我国共享经济主要领域发展态势和趋势的分析,形成了《共享经济:迈向理性和规范》这本书。因个人水平有限,加之经济社会不同领域共享经济的发展态势差异巨大,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领域创新步伐加快,书中难免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希望已有的浅见能够引发业界同仁更多的讨论和思考。

 

《共享经济:迈向理性和规范》目录: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