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元宇宙经济的要素重构、创新变革与系统性治理
时间:2024-02-02

一、元宇宙经济的概念与机理

元宇宙经济(meta economy)是一种基于各项先进技术的耦合、贯通虚实双重空间的新型经济样态,具有数智驱动、虚实互促、人机协同等特征,其将引领经济系统“场、人、物”的要素重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变革。“meta economy”有双重含义:既是metaverse(元宇宙)与economy(经济)组合变化而成,即元宇宙中的经济;也是由meta(超越)与economy(经济)组合而成,寓有超越当前经济形态、开拓经济新模式之意。其构建机理参见图1所示。

第一,数字技术关联耦合与集群突破,构成元宇宙经济的技术基础。元宇宙是大数据、人工智能、5G、AR/VR、区块链、NFT等数字技术集成融合的重要载体。各项技术之间彼此关联、协同互促,如“人工智能+物联网”促进万物智联、“区块链+大数据”推动数据可信流转、“5G+AI+XR”打造智能交互能力等。

第二,虚拟与现实贯通互促,拓展元宇宙经济的应用空间。在数据支撑下,元宇宙经济将在场景构建、市场体系、生产方式等方面贯通数字空间与实体空间,一方面推动现实空间的“数字迁徙”,让人类生产生活更广泛更便捷地接入网络;另一方面推动数字空间的“以虚促实”,通过数字孪生的方式反向作用于现实社会,在虚实之间的交互融合中引发经济结构的变革与社会生产力的跃升。

第三,技术融合与空间耦合,塑造元宇宙经济的新型样态。在技术集成推动、双重空间作用下,经济系统的基础要素“场、人、物”都将发生重构,将具备数智驱动、虚实互促等特征。经济系统基本要素的重塑,将使得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各个环节演化出新的特征。

二、元宇宙经济的要素重构

人类发展史证明,任何一种经济形态背后都有一套完整的基本要素体系支撑,经济学的重点任务是充分了解这套要素,对其功能作用进行掌握和应用。要理解元宇宙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的基本逻辑,可从经济系统之基础要素构成“场、人、物”视角出发进行探究(参见图2)。

(一)场:贯通虚实的融合空间

⒈虚实融合的场域空间

传统互联网发展是基于平面逻辑,通过电脑屏幕让图片、文字、视频等以2D形式呈现,但元宇宙是基于具身性的立体逻辑,对万事万物进行多感官维度还原,让用户不仅能浏览与旁观,而且“身在其中”。这种全感官沉浸特征的实现,将产生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如元宇宙旅游、元宇宙教育让人们可以身在家门之中而“行万里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与物理世界的宏大性之间的矛盾将被有效化解,能在有限生命内体验人生的无限可能。

⒉虚实融通的市场体系

现有的数字市场虽然跨越了物理市场中的时间空间限制与客观条件约束,使得异步时空下的交易得以实现,但是又在不同数字平台之间形成了新的割裂,而在元宇宙经济中,各个“数字”孤岛将被打通,构建数字空间的“统一大市场体系”。元宇宙还将建立起虚拟与现实空间之间的畅通循环,数字物不再仅仅是一串数据,而是能在现实世界中兑换相应权益,而现实物也可经由数字化、通证化后,在数字空间中流转。

(二)人:人机并重的经济主体

⒈虚拟数字人

元宇宙中会出现大量依靠数字技术生成的“原住民”——虚拟数字人,并将成为元宇宙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虚拟数字人将越来越具有“人”的特征,在外观方面更加“拟人化”、在智力方面具有“类人化”甚至“超人化”的水平,这意味着虚拟数字人在生产生活中活跃的场景将不断拓宽、能够胜任更多的人机协作场景。

⒉数字化的人类劳动者

元宇宙经济一方面升格了智能机器的“劳动者”身份,另一方面推动了人类劳动者的数字化转变,“数字化身”将成为新的劳动者身份表征方式,“数字职业”将成为社会重要岗位。

(三)物:数实互促的耦合形态

⒈数字化的虚拟商品

元宇宙经济中的数字商品将满足人们的多重需要,相比传统数字物具有更强商品价值。一方面,NFT、区块链等技术将推动元宇宙中的数字作品权属可确认、交易可追溯,从而具备“稀缺性”这一商品价值的前提,继而具有“商品化”的可交换性与可贸易性。另一方面,元宇宙不仅能让商品的展现形式更加多维,从平面化、静态化展示变得更为立体化、动态化,而且能赋予商品“可编程”的属性,让人们可通过对参数的调整让商品产生不同的变化。

⒉实体物品的数字化

元宇宙经济意味着更高层面的数字化,社会万事万物均具有了数字属性,并因而具有可记录、可监测、可计算、可流通的特征。实体物品的数字化表达与转化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数字孪生,物理空间的实体产品可在数字空间建立虚实交互的“镜像空间模型”;二是数字通证,现实资源可转化为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可追溯、永久保存等特性的数字通证,进入虚拟空间流转与交易。

三、元宇宙经济的创新变革

元宇宙经济之于传统经济的“场、人、物”的要素重构,将会引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创新变革,生成跨越虚实、数智驱动、人机协同的新型经济样态(参见图3)。

(一)生产:虚实协同的模式重构

⒈虚实交互的生产模式

元宇宙经济一方面能通过构建生产对象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体”,开展数据驱动的模拟仿真,分析计算出生产方案之“最优解”,从而指导现实生产更加高效节能。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人、机、物等生产资源的远程即时汇聚,打破时间空间以及组织边界对于生产劳动的限制。

⒉人机协同的生产主体

元宇宙经济中各类生产活动将以人机共创的模式开展,这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质的飞跃。在数字空间,在“人工”智能+“人类”智慧的结合下,内容生产效率将会大大提升。在现实空间,技术的发展让人类能够借助数字“智能”更加简便地控制实体“智能”。

(二)流通:技术驱动的体系重塑

⒈基于“数字契约”的流通规则

契约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它确立了交易规则,使得各个主体之间发生的买卖、借贷、租赁等流转关系能够有效运行。传统经济的契约是以文本为形态、以人力手段来保障执行。而元宇宙经济的契约则是依托“技术集束”构建而成,人们通过技术达成共识、并由技术保障执行,让元宇宙中不同数字平台之间、虚实之间的经济流转更顺畅进行。

⒉“去中介化”的流通形态

传统经济下的产品流通存在种种中间环节,流程长、成本高、效率低。互联网虽然缩短了流通环节,但远程化、网络化的特性也带来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元宇宙经济将实现对两种流通形态的“扬长避短”,打通虚实空间中的流通壁垒与信息阻隔。

(三)消费:需求导向的业态升级

⒈一体融合的体验升级

一方面,元宇宙经济将打造随心而动的融合体验,让人们可以跨越地理边界、跨越虚实时空。另一方面,元宇宙将打造万物智联的融合体验,各类设备、各类服务都能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一体化的连接。

⒉共享共建的价值升级

一方面,元宇宙经济注重打造以每一个人为中心的定制化服务,让每个消费者都有望享受到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元宇宙经济中消费者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商品购买者,而是更加深度地参与消费服务过程,成为生产者、创造者。

四、元宇宙经济发展尚需解决多维问题

前景的光明性与道路的曲折性构成了新业态发展的一体两面。要发挥元宇宙经济的巨大潜力,还需要解决产业层面、社会层面、规制层面的多维问题。

产业之维:技术根基不牢与市场存在泡沫问题。以当前技术水平,既无法支撑高精度场景下的大规模空间连接,也无法打造所思即所得的消费体验,且不足以形成全程透明可溯的市场体系。在技术条件不足以支撑远景展望的情况下,当下的创新发展应当如何摸索前行,如何避免“概念追逐有余”而“实质性创新不足”的情况,是元宇宙经济发展必须解决好的基础问题。

社会之维:深度科技化时代虚实融合的风险弥散亟待防范。在元宇宙这一“深度科技化”的时代,我们必须警惕技术的风险是否可控。一方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仅仅是人与虚拟空间的“隔屏互动”,就造成了巨大的媒介成瘾问题。而元宇宙则是进一步让人们“身在其中”,要警惕脱实向虚的数字成瘾。另一方面,在元宇宙经济中将出现大量深度合成内容,这意味着我们或将进入一个“眼见不一定为实”的时代,需要警惕虚实混淆的认知风险。

规制之维:传统模式之于新型业态的不适应性亟待调适。元宇宙经济呈现出数字建构、虚实融合的特征,以实体为基点的传统制度体系难免存在不完全性与不适应性。对于元宇宙经济的治理方案将长期处于调试期,如何既要鼓励企业创新、激发成长潜力,也要保障产业发展有序、稳健可控,实现“虚”与“实”、“放”与“收”、“快”与“稳”之间的平衡将是制度建设的难点与焦点。

五、元宇宙经济健康规范发展的系统性治理

对于元宇宙经济的治理,不能采用传统的线性思维、单点管控模式,而是需要建立多主体协同、多手段嵌合的系统性治理模式,方能实现元宇宙经济发展的行稳致远。

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协同。要实现元宇宙经济的良性发展,无论是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还是防范负外部性风险,都需要以有为政府协同引导有效市场,通过树方向、凝合力、矫失灵,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更好地结合起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是伦理与实践的嵌合。为了确保科技向善,需要将伦理价值内嵌入技术实践的底层行动逻辑。一方面,应明确元宇宙经济发展的伦理原则,技术全生命周期所应负载的价值理念。既要发挥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也要防范对人类造成的风险。另一方面,要建立践行元宇宙经济伦理的机制保障,“尽可能使科技活动的责任从一开始的全生命周期都没有形成责任落差的死角”。

三是技术与制度的互构。面对元宇宙经济引发的系统性变革与重构,一方面,要在“技术-制度”互构中把握“变与不变”。在纷繁复杂的技术表象之中追寻其内在本质,做好当前制度体系在元宇宙经济时代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要以“技术+治理”的嵌合实现“智治互促”。需要打破传统治理思路的藩篱,实现“以智促治”与“以治促智”的双重结合。

(原文刊发于《电子政务》2024年第1期,转发时有删减,参考文献略;作者:关乐宁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助理研究员,单志广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