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结构变迁规律
来源:经济预测部 作者:刘鹏 时间:2016-05-12

我国将在“十三五”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但与此同时要素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力数量增速趋缓,贡献率下降,资本要素尽管依然保持较高的贡献率但从长期来看也面临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本应成为主要的增长动力源泉但目前仍待提高。他山之石,鉴古知今,通过梳理发达国家历史上的要素结构特征及变迁过程可能会透视我国的未来:

1、要素投入量的贡献逐渐降低而要素生产率的地位不断上升

一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从要素角度而言,分为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由一定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要素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是在不断降低的,而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则越加重要。

美国自1889-1957年将近7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要素投入量和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贡献份额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在经济大萧条的1929年之前,美国私人国内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超过了60%,而在1929-1957年的20多年里,要素生产率的份额则占到了72%以上,远远超过了1889-1929年期间的不到40%。这并不是美国特有的现象,几乎各大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都极为类似。英国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从1820-1870年的7%提高到1913-1950年的68%,尽管此后有所下降,但仍超过了50%。日本在1870-1913年时这一指标还是负值,到1950-1973年时期则达到了54%

2、劳动投入量慢于资本投入但生产率的提高快于资本

发达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劳动投入量的比重越来越小。近现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本的积聚和使用,以至于“资本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概括。资本的增长率高于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劳动比率不断上升。

美国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数据表明,虽然各时期增长速度有所差别,但资本投入量的增长始终高于劳动投入量。这种要素结构的变动,反映了生产过程中资本代替劳动的一般趋势。这种趋势具有必然性,一方面劳动要素的约束条件较强。尽管在工业化早期比较充裕,大量农业人口转化为产业工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提供劳动供给人数供给。但随着逐步实现工业化,这种转移基本完成,要素的增长速度将主要依赖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这一较为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相对于劳动,资本投入量的增长要快得多。随着收入和储蓄的增长,投资增速要远高于人口增长率。

然而,劳动生产率是在不断提高的,而资本生产率则存在着波动。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表明,其劳动生产率大多是区域提高的,但资本变化较大。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首先是因为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大大提高了单位劳动力单位工作时间内的经济产出;其次是因为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实现了国际贸易和工业的大分工,不同国家的劳动要素实现了更为优化的配置和专业化提升;再次,劳动力素质和知识构成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医疗健康保障不断增强。资本生产率的波动则取决于实际产出与资本投入量的比率。

3、全要素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率随人均收入提高而上升

根据钱纳里的多国模型和工业化标准模型,从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按照收入水平变化可分为六个时期。按照1970年美元计算:阶段1为人均140-280美元,阶段2280-560美元,阶段3560-1120美元,阶段41120-2100美元,阶段52100-3360美元,阶段63360-5040美元。阶段1-4为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经济的过渡时期,阶段5-6为成熟工业经济期。在一个包含了39国家的数据样本基础上,得出了出一个较为普遍的规律:即尽管资本的贡献率始终高于劳动,随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进入更高的水平,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完成,资本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下降,在阶段0时期贡献率最低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上升,至即将进入工业成熟期的阶段3和阶段4分别逐渐超过了劳动和资本,当超过50%时,一国或地区也基本进入了工业化的成熟阶段。值得注意的是,钱纳里对资本要素的计算方法隐含了资本质量的影响和贡献,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数值较常规算法有所低估。

4、工业化成熟阶段前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上升的

经济增长不仅依赖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更是愈加依赖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长期而言,要素生产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提高,至于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从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来看,在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之前,总体是趋于提高的。美、英、日三国的数据表明,在1820-1870年,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的四个阶段,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15%0.33%1.59%1.72%,英国为0.15%0.31%0.81%1.48%。日本缺乏第一阶段的数据,后三阶段分别为-0.31%0.36%5.08%。增长率较高的阶段正是各国工业革命或者工业化引进和快速膨胀的阶段。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变动情况则更为明显,1870-191316个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平均为1.6%1913-1950年上升至1.8%1950-1973年则提高到了4.5%,几乎是第一阶段的3倍。

5、后工业化时期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出现一定的下降趋势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后工业化时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美国1972-1992年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仅为0.18%,远低于1950-1973年期间的1.72%,甚至还远低于1913-19501.50%。日本1972-1992年、1950-1973年、1913-1950年期间分别为1.04%5.08%0.36%;英国为0.69%1.48%0.81%,德国为1.52%4.05%,法国为0.73%3.22%

这一现象与20世纪末的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似乎背道而驰,但亦有其深层次原因:一是资本生产率的下降。主要发达国家1972-1992年与1950-1973年相比,单位非居住用资本生产率均转为负增长。这表明,相对于GDP增速的放缓,资本放缓的速度较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20世纪末,石油危机和生产过剩促使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注意力更多集中于科学技术的投入方面。科学技术的前期需要大量资本来支持研发投入,因此在科学技术尚未转化为生产力之前,这种“阵痛”是必须经历的。数据表明,1974-1990年期间信息技术资本的增长率达到0.44%,其他资本仅为0.37%;二是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一时期的劳动生产率较此前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虽然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均为正数,但均下降了一半甚至更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复杂而费解,但不可忽视的是,此时的全球经济正处于生产相对过剩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时期,这一情况与当今世界经济有相似之处。多数发达国家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85%下降到70年代的81.6%,到80年代更降至80.1%;三是产业结构的服务业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出现第二次重大变化,工业部门缩小,服务业部门不断扩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大多达到或者超过了三分之二,发达国家进入了“后业化”时代。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尽管从产业结构角度而言,属于一种“升级”,但从生产率的角度来看,在数值上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另外从当时的统计口径来看,第三产业的相关数据也难免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