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机构专家对今明两年GDP增速预期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14-10-25
  三季度GDP公布之后,境内外机构及专家纷纷调整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专家机构普遍认为,外贸环境改善和政府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将有助于经济好转,但房地产下滑仍是影响中国经济下行的最大风险因素。
  一、摩根大通:上调中国今年GDP增速预期至7.4%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22日表示,刚公布的中国三季度经济数据表明,贸易环境正在改善,经济出现反弹,摩根大通将中国今年GDP增速预期由此前的7.3%上修为7.4%。朱海滨认为,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可能来自于贸易顺差以及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企稳。例如,有证据表明10月份主要城市的房地产销售额已有大幅反弹。不过,未来国内需求很可能仍处于疲软态,而且下半年财政支出增长将会放慢,这将对四季度国内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二、德意志银行:下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速至7.3%,明年为7%
  德意志银行近日发表报告显示,下调对中国2014年及2015年GDP增长预测分别至7.3%及7%。主要有原因在于,9月物业销售仍然不振,从过往物业周期所见,物业销售走势领先房地产投资约7个月,因此,预料内地房地产投资会进一步放缓,至少去到2015年中为止。此外,该行预测中国今年第四季GDP增长预测会放缓至7.2%,同时下调今明两年CPI预测,分别至2.2%及2.6%。该行称,倘若当局无进一步放松措施,料2015年要达到7%的增长目标仍存困难。
  三、野村证券:维持中国今年经济增长7.4%预测,预计明年放缓至6.8%
  野村证券21日发表报告指出,中国今早公布第三季GDP增长放缓至7.3%,略优于市场预期。随着政策进一步放宽,第四季GDP增长可达7.6%,维持对2014年全年增长7.4%预测,并估计2015年GDP增长将放缓至6.8%。野村表示,内地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年增长加快至8%,工业活动表现强劲。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至16.1%,这主要受房地产投资调整所影响。报告指出,内地政府自8月疲弱的经济数据后,已逐步推出放松政策,从9月数据显示,相关措施正在保增长,但估计要达第四季经济增长目标,当局仍需要继续推行放松政策。
  四、瑞银:预计今年GDP将增长7.3%,明年放缓至6.8%
  瑞银中国近日发布报告称,因为稳增长措施不足以扭转房地产活动下滑、或完全抵消其对经济其他部门的负面拖累,未来中国GDP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尽管未来基数效应更有利,但预计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将放缓至7%,2014年全年GDP将增长7.3%、接近政府目标。同时,维持2015年GDP增长6.8%的预测。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23日表示,今年出口形式一季度非常差,到二季度、三季度有明显好转,往前看,出口尤其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好转对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帮助。但房地产还会继续下滑,且这一轮房地产下滑和以往不同,这次主要是供需发生不平衡,房地产供给已经超过实质需求。因此明年整个经济会继续减速。
  五、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中国今年经济增速可达7.5%,明年为7.4%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23日在"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合作研究高层研讨会上表示,倘若能够积极推进结构改革,未来数年间,中国的GDP增长率将得以维持在7%或者更高水平。他预计中国今年GDP增速可以达到7.5%,明年将达到7.4%。中尾武彦认为,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经济内部增长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注重刺激消费,并提升服务业供给,以便在未来几年调整内部不平衡。此外,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像美国次贷危机、日本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这样的风险。原因在于,一是中国目前实际增长率在7.5%左右,名义增长率在10%左右,可以逐步降低房地产在经济中的比重。二是目前中国仍然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仍然在涌入城市。三是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已经大大改善。
  六、经济学家厉以宁:2014全年经济增速保持在6.5%-7%也很好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近日在北大金融国际论坛上表示,在尽管目前中国经济下行,但由于中国农民盖房子、保姆工资收入等并不像西方那样计入GDP,以及民营经济尤其是个体工商户等通常会碍于税收政策,往往会选择少报实际营业额等,实际上,中国的GDP增速和总量要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要高。因此,不要害怕GDP增速下降0.2或0.1个百分点。如果能够实现全年GDP增长7%就不错了,如果能够保持在6.5%-7%也很好。因为,接下来中国经济重在经济质量和结构的完善,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速。
  七、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测全年经济增速将维持在7.4%左右
  "经济观察网"21日报道,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连平等分析师预测,今年第四季度经济环境可能略好于三季度,经济增速将企稳略升至7.4%左右,全年GDP增长仍可能维持在7.4%左右的合理区间。连平认为,虽然经济增速延续放缓态势,但经济仍显现出一些积极的现象:一是出口形势良好,消费增速保持平稳。二是经济结构改善,第三产业占比上升、吸纳就业的能力在增强。消费和民间投资比重提升。三是经济质量和效益有所提升。
  此外,经济学家巴曙松、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预计四季度经济状况将略好于三季度。"新华网"等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近日出席论坛时表示,从今年经济增长态势来看,第三季度7.3%的GDP增速应是今年的低点。第四季度,随着铁路投资、货币的宽松、房地产政策的适当调整,经济增长应有所回升。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也认为,四季度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将有所改善,基建投资可能有所上升助力稳增长,房贷新政支持下的房地产销售也有望好转,预计四季度经济状况将略好于三季度。不过,整体而言,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向新常态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正向"去产能"和"去杠杆"叠加阶段转变,因此经济明显回升的可能性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