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9月23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小幅回升至50.5,高于前值50.2。汇丰PMI数据出炉后,上证综指一度重回2300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下跌0.02%,报6.1417元;数据公布之前下跌0.04%。
一、认为受稳增长政策及外需改善影响,9月汇丰PMI好于预期,缓解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短期失速的担忧。
“路透社”报道,新出口订单反弹、产出持稳,带动汇丰9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小幅反弹,一定程度上缓解对中国经济短期失速的担忧。《华尔街日报》报道,经济学家原本预计,本月的调查结果将反映中国制造业活动扩张速度放缓或者出现萎缩。但汇丰中国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预览指数(PMI)升至50.5,高于8月份终值50.2。总体而言,今日的数据表明,继8月份明显放缓之后,制造业的状况可能正在企稳。“华尔街见闻”报道,伴随着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改善,汇丰中国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升至两个月最高水平,显示中国制造业出现企稳迹象。“中财网”报道,9月制造业产出指数持平于上月,新出口订单和新订单指数环比分别上升1个和2个百分点,这与外需好转带动中国出口回暖的趋势保持一致。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数据消除了过度悲观情绪,随着国务院微刺激政策渐渐加大力度,政策引导企业的融资成本慢慢下行,稳定房地产等政策渐渐显效,稳经济及稳股市可以期待。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9月汇丰PMI反弹至50.5,经济下行风险暂时缓解。新订单反弹可能与定向稳增长和外需改善有关。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称,总体而言,数据依旧表明经济仅温和扩张。 民生证券称,9月汇丰PMI初值反弹至50.5,发电量和粗钢产量改善也反映9月经济较8月环比或有改善,可能与定向稳增长有关(国开全年仍有PSL未用完的额度)与外需改善有关。中金报告称,从需求看,PMI新订单指数反弹1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反弹1.9个百分点,显示出口仍将是拉动经济的最重要力量。
二、认为就业和价格分项指数降至低位,表明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
“路透社”报道,PMI就业指数降至五年半低位,投入和产出价格指数双双跌至半年低点,表明在地产持续疲弱之际,制造业仍面临下行压力,稳增长的宏观政策定力仍受考验。“华尔街见闻”报道,分项数据中,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有所改善,但就业指数进一步下跌至46.9,创五年半低位。投入价格指数和产出价格指数双双加速下跌,显示国内通胀放缓压力加剧。“中财网”报道,但投入价格指数和产出价格指数双双跌至半年低位,表明受产能过剩压力以及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制造业仍面临下行压力。中信证券称,同时汇丰PMI的就业指数新低显示就业状态不容乐观。中金报告称,值得注意的是,PMI从业人员指数低位继续回落,这可能预示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从价格看,购进价格和产出价格指数仍然疲弱,显示需求和生产的止跌企稳仍不稳固。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虽然整体PMI指数小涨,但分项数据喜忧参半,一方面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就业指数进一步下降且通缩压力加深。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总需求改善带动生产指数好转,企业采购略有增强。但购进价格和原材料库存继续下降,反映企业对经济改善有疑虑,补库存意愿不强。经济内生下行压力不减,总量宽松难出台,但定向稳增长依然可期。
三、预期经济将停止显著下滑趋势,但全年7.5%增长目标不可期,房地产仍是主要下行因素。
“路透社”报道,汇丰9月制造业PMI初值上升与其他数据表现不符,比如信贷增长和工业产出数据显示经济失掉动能,有无法达成官方增长目标7.5%的可能。但令人鼓舞的是,总体新订单增加,新出口订单增至2010年3月以来最高,预示着PMI的反弹势头可能将在未来数月延续下去。投行巴克莱新报告中预计,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料分别为7.2%和6.9%,而且明年政府有可能调降经济增长目标至7%。投行瑞银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预测今年第三季和第四季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分别为7.1%和6.9%,明年全年为6.8%。未来有15%的概率出现因房地产活动大幅下滑,拖累2015年中国GDP增速至5%的情形。苏格兰皇家银行高路易称,展望未来,短期的内生增长前景是温和的,但不足以令人恐慌。预计内生增长既不会进一步显著放缓,也不会有实质性改善。考虑到难以令人信服的全球需求现状和前景,预计今年年内出口将保持适度增长,但增速不会大幅加快。东方汇理银行分析师高德信称,制造业形势仍将弱于以往,我不认为有什么因素会改变有关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的观点,今年第三、四季度经济同比增幅可能为7%,低于上半年的7.4%。我认为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被下调至7%。民生证券称,经济短期下行风险缓解,但地产销售疲弱和外需增量空间有限,经济内生动力不强,中长期下行趋势不改。 中信证券称,从当前的经济运行看,地产所带动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9月的新订单指数有所提升,外需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景气。同时,政府保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大,8月经济将是全年低点,未来增长不会持续下降。中金报告称,综合看,PMI止跌预示经济动能继续显著下滑的可能性小,但反弹力度仍弱,尤其是PMI就业指数持续恶化,预示稳增长压力仍大。预计9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动能回升,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8月的6.9%小幅反弹。国泰君安宏观团队任泽平、薛鹤翔称,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或已超调,短期经济将趋向稳定。
四、预期将持续稳增长措施,推出更多定向宽松政策。
《华尔街日报》报道,麦格理集团分析师胡伟俊称,总体而言,我们仍认为中国经济十分疲软,该数据不会改变我们的观点。随着经济放缓,就业环比增速在减慢。政府将推出更多微刺激措施,增加在铁路项目和保障性住房上的支出,并放松房贷和房地产政策,减少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限制。“路透社”报道,本月中国制造业意外强劲,或许足以让人相信当局将坚守其现有经济和财政政策。鉴于该指数有温和改善,意味着中国政府仍有调控的空间,因而将有能力继续执行经济转型政策,以令中国经济更多地转向由消费带动的模式,摆脱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依赖。投行巴克莱认为,中国政府会持续推进定向宽松举措,并通过放宽按揭贷款利率等限制来支持房地产市场,以免房地产市场骤然失速。定向宽松举措可能不足以提振经济增长、或者扭转三季度放缓趋势,但应能支撑四季度出现回暖,预计楼市修正将持续到2015年。民生证券称,预计总量宽松政策不会出台,但定向稳增长政策后会有期。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9月汇丰PMI反弹或主要因出口新订单增长,中国政府或将继续实施定向宽松举措。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称,房地产低迷仍是经济增长的最大下行风险。我们继续预计央行将采取更多货币宽松,以稳定复苏。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未来中国政府会加大政策支持,除了进一步简政放权,还会有更多定向宽松货币举措出台,同时还会加快基建和棚改建设,推出新的重大项目等。
也有观点认为刺激政策或将重启。“路透社”报道,PMI就业分项骤降至2009年2月以来最低位46.9。由于中国政府的首要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失业人数上升可能预示着政策将被迫转向,刺激措施将重启,最可能采取的形式是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中信证券称,未来货币政策将向宽松方向调整,提高货币增速,同时政府会加大基建、民生和环保等领域投资;而房地产是短期经济最大的风险点,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包括继续鼓励自住型需求,降低改善性需求门槛,支持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