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应将金融监管约束考虑在内
来源:经济预测部 作者:刘鹏 时间:2014-08-04

现代货币政策更加强调保持经济增长与价格稳定。以保持无通胀加速和降低失业率为目的的货币政策,其传导机制变得更加复杂。然而,我们在讨论和研究货币政策效果时往往对一个事实关注不多,那就是金融监管实际上制约和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效果。特别在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的效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除其他因素之外,金融监管的硬约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经济下行期的货币政策实施更应将金融监管的约束问题考虑在内,才能更为科学准确的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对刺激宏观经济起到预期的作用。

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金融监管措施的执行之间有复杂的联动效应,货币政策当局与金融监管当局有着微妙的关系。银行即是货币政策的作用客体,又是监管当局的监管对象。银行同时面临着货币政策中银行准备金工具和监管措施中最低资本要求工具的双重约束。在日常的研究分析中,银行往往只考虑准备金约束这一假设前提。货币政策的实施常常忽略金融监管的约束作用。

一、不考虑金融监管约束的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和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进行操作,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达到相应的效果。由于多余的存款准备金对于银行来说意味着可贷资金的减少,成本的增加。在假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变的前提下,银行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倾向于尽量接近于法定的最低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为刺激宏观经济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例如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来买进政府证券,中央银行资产方政府证券的持有量的增加会导致基础货币的等额增加,这种购买创造出的超额准备金成为商业银行扩张信贷、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理性的反应是尽量将这些货币投放到市场,产生新的信贷和资产证券投资。在货币乘数效应的影响下,货币供应量将出现成倍增长,这对刺激宏观经济的回升将产生益处。下面进行相应的例证推演:

极度简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仅考虑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最为相关的几个指标:存款准备金(约为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收益资产(贷款及证券投资)、存款以及资本(银行监管资本)。假设银行不存在金融监管约束,但受制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约束。不考虑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取当前最新的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作为本文分析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基于成本考虑,往往会尽量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20131季度我国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约为2%左右,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等用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比例为1:10),即尽量保持接近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比率。假设某商业银行的存款为900,资本为100,其准备金就为900*20%=180,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