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三大因素制约我国境外粮食产能建设
来源:经济预测部 作者:米建伟 时间:2014-05-21

今年来,随着政策性金融对农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我国境外粮食产能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境外粮食产能建设规模小、起步晚,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前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有助于“走出去”企业做到知己知彼,从而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综合分析,三大因素制约我国境外粮食产能建设。

一是企业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由于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普遍缺乏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经常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一些企业对项目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就盲目进行海外投资,还有的企业缺乏对市场、行业及自身能力的系统分析,投资重点不明,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多数企业缺乏熟悉国际经贸知识、通晓外语和专业技术知识、富有竞争意识和吃苦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企业在境外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是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境外粮食产能建设的前期开发成本很高,世界很多国家都对农业涉外项目建立了专项基金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如日本在每年的政府预算中专门列支“海外农业开发协力机构”的运营开支。美国、欧盟等都对农业海外市场的开拓投入了专门资金,申请方便,覆盖面广,在促进其农业项目的国际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我国目前的财政支持体系中,用于支持农业企业和粮食企业“走出去”的资金比例小、范围窄、门槛高,很多中小型企业很难申请到。

三是国际农业保护主义加剧。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一些经济体对本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采取保护政策,人为地对外国企业、产品和劳务输入设置障碍,比如在投资比例、税费征缴、准入领域、劳务卡发放和签证期限等方面的规定都非常严格。如:最近俄罗斯出台政策,压缩了对外劳务指标,特别提出对中国劳动力的限制,而在俄罗斯当地很难雇到廉价、熟练的劳动力,这已成为困扰在俄罗斯进行粮食种植企业的突出问题,此外,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国也在近期推出或计划推出针对外国投资者的农地购买限制。针对上述制约因素,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策作用,加大境外农业投资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现有专项资金的规模扩大,以制度形式明确规定境外粮食产能建设资金在其中的固定比例;推动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与境外粮食产能建设的接轨,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四项补贴延伸至境外农业投资合作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涉外农业开发企业给予信息引导和帮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验,特别是可持续的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