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中国摆脱美债束缚的五种选择
来源:美国《外交政策》 时间:2014-04-22

中国持有巨额美国债券是两大经济体之间的一项根本性联系,却也可能成为未来不和的根源。这种局面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中国迟早会设法跳出美债大坑,关键就在于采取什么方式。针对此问题,本文讨论了中国降低对美债依赖度的五种选择:卖掉美债,换成其他资产;开放资本账户;彻底转变汇率政策;实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期待全球经济中出现值得投资的另一个大国。

中美紧张关系具有深刻的经济内涵,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或许在于中国持有巨额美国债券,这是两大经济体之间的一项根本性联系,却也可能成为未来不和的根源。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6月,中国仅持有6990亿美元美国证券。当时美债回报率超过5%,是笔好投资。如今,美债回报率几乎为零,而风险却比当时更大,但中国还在继续买进。到2013年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达到3.66万亿美元,此外国有银行还持有约8000亿美元外汇。据估算,中国持有的美债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中国为什么持有如此之多美债?因为别无选择。

然而,这种局面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因此,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中国何时会设法跳出美债大坑。而更关键的问题是,中国会如何缩减美债投资。要降低对美债的依赖度,中国共有五种选择,每一种都不轻松。

选择一:卖掉美债,换成其他资产

每年都会有一些经济专家建议中国政府卖掉美国债券,购买其他资产,例如以其他货币计价的金融资产或黄金。

然而,此方案至少有两个明显的问题。首先,哪个国家愿意卖给中国价值成千上万亿美元的本国债券,从而迫使本币升值?又有多少外国大企业愿让中国买入其巨额股份?事实上,在美债之外,中国对外投资迅速扩张的空间很有限。

更何况,中国的对外投资难题日益严重。仅2013年3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就增加了1660亿美元。要降低美债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外管局就要为平均每季度1000亿美元的新增储备找到新投资对象。

第二个问题在于,外管局不要说寻找新的投资对象,首先要做的是为准备出售的美债找到买家。问题是,中国想要寻找的这些潜在买家本来每年都要从美国政府手中买进数千亿美元的新发行债券。因此,外管局要卖出自己持有的美债,要价必须大打折扣。而且,外管局拿到的货款很可能也会以美元为主。

选择二:开放资本账户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一种常见误解在于,中国应把这笔钱用在国内。但这是做不到的,因为中国实行资本管制,即对资本出入本国加以控制,这就将所有经济主体的财务账目分成了国内和国外两部分。资本控制限制了中国国内的经济主体使用美元的能力,令它们不能用美元支付账单或工资,也不能自由地将美元转移到海外。因为美元在中国用处很小,因而大部分美元都通过国有银行兑换为人民币,从而成为外汇储备。

假如中国取消资本管制,外汇储备在中国国内的用途就会大为增加。但中国决策者不愿让国内资本自由外流。如果存款大规模外流,从而迫使央行动用外汇储备来支持国有银行,这无异于一场噩梦。

选择三:彻底转变汇率政策

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长的部分原因在于,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外币、尤其是美元,以遏制人民币升值。假如人行放任人民币自由浮动,那么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就会减缓,可能是急剧减速。但这只有助于避免进一步买入美债,却无法影响已经持有的美债。要减持美债,人行需要彻底逆转汇率政策,卖出外币而买入人民币,从而削减过剩外汇储备。

这在原则上完全可行,但从操作角度来看,可能性却微乎其微。目前人民币汇率仍钉住美元,人民币汇率变化几乎完全决定于美元汇率变化。中国决策者不愿让市场力量直接摆布人民币汇率。

选择四:实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除了人民币升值这项苦涩的选择之外,中国还有充足的政策工具来实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例如削减对国内生产的补贴,采取措施推动消费和投资再平衡。

在11月份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国领导层宣布了这方面的举措。这些措施如能落实,将逐渐限制外汇储备的积累速度,但却无法解决紧迫的外汇储备问题,而且也无法解决现有的存量储备问题。

选择五:期待全球经济中出现值得投资的另一个大国

国开行等中国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官方储备在全球范围内支持了许多建设项目,从老挝的大坝到拉美的炼油厂。这些活动对外汇储备影响很小,却创造了一种模式。

目前,几乎不存在足够规模的对外投资机会,值得中国外管局不惜抛售美债的代价而大幅调整投资结构。未来的金融危机有可能提供这种机会,这取决于危机受害国愿付出多大代价来换取中国的帮助。例如,如果伊朗重返国际舞台,将优质资产来换取中国的大规模投资。就经济规模而言,朝鲜也能为中国对外投资提供突出的机遇。

对中美两国而言,在不断变化的全球市场中,经济上“相互确保摧毁”的状态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中国很快就需要在上述五种选项中做出选择。                               (美国《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