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境内外媒体专家高度关注中国公布2014年经济目标
时间:2014-03-12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代表委员和媒体专家认为该目标体现政府兼顾改革和增长,稳健均衡的宏观调控思路,认为尽管要实现目标存在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仍然可以达到。

一、境内媒体专家肯定7.5%的增长目标符合当前国情

(一)有利于稳定社会预期,兼顾改革增长。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波澜不惊。7.5%的GDP增长目标背后的潜台词是,政府仍会坚持去年下半年提出的增长“保下限”承诺。考虑到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又重新面临下行压力,同时就业市场也发出了警示信号,这样的承诺对稳定社会预期,防止经济增长硬着陆来说非常必要。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徐有俊表示,这样的目标符合我国经济下台阶增长的实际情况,并体现出政府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诉求,确保经济在稳增长和保就业的下限以及防通胀的上限的合理区间运行。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刘建军表示,把增长目标确定在7.5%左右,有利于让更多的人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国经济过去的超高速发展带来很多问题,对很多老百姓来说,物价不断提高带来的生活压力反而更大。现在经济到了中高速增长阶段,可以将过去全心全意搞投资搞基础发展的精力分一部分到民生建设方面,让更多人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二)“左右”二字为经济增长目标留下弹性空间。《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报道,市场对李克强在提及增长目标时表述的“左右”二字给予了巨大关注。高盛高华证券经济学家宋宇表示,虽然7.5%的数字可能保持不变,但是其重要性应该低于过去,政府可能会更强调实际增速目标为7.5%“左右”,而不是像从前那样更多地将GDP增速目标视为需要保住的最低水平。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从2013年的工作情况来看,我国还应对目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地方债务、产能过剩等风险予以高度重视。对于“7.5%左右”,可以对“左”和“右”的容忍度高一些,这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这一目标。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一定要加上“左右”两个字,7.5%是一个规划性的目标,而不是一个必须完成的目标,低一点,高一点,只要不滑出区间都可以。

(三)三大指标锁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解读称,GDP7.5%、城镇登记失业率4.6%、CPI3.5%,三大指标锁定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谓下限考虑就业,是按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对应的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这个数字又和经济增长速度最低要求7.2%相互对应。而上限是物价而非增长率,控制物价是为了保民生,因此物价不能过高,居民消费价格应控制在3.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上限是争取提高质量效应,而且不带来后遗症的增长速度,包括产能过剩、生态环境破坏,财政金融风险。但这些难界定范围,而且是综合的结果,索性简单一点,就用物价,这样一个调整区间是有弹性的。国务院国资委研究院研究员胡迟表示,今年政府在调控中将延续区间化管理的思路,只要年度GDP在7.5%以上、物价涨幅在3.5%以下,都将保持稳定的政策,以此为改革腾出空间。

二、境外媒体专家认为经济增长目标基本符合预期,体现稳健均衡

(一)经济增长目标基本符合预期,经济再平衡信号明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表示,告别“保八”之后,中国似乎进入“7.5”时代,7.5%意味着中国未来很可能仍将延续“稳增长”思路,这一目标显然是就业等因素压力之下做出的平衡。“路透社”称,中国不出所料地宣布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保持在7.5%左右,连续第三年提出同样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发出的最为强烈的信号:它将转向更加平衡的和洁净的经济增长。在去年11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改革措施,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从投资和出口型增长转向速度减缓但更加均衡和持续的增长。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表明,这一过程已经开始,但进行得非常慎重。政策制定者深知,经济再平衡导致的突然减速以及就业岗位减少和企业倒闭可能会扰乱改革。彭博社表示,中国在2014年保留了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保持与去年相近的增长步伐会有助于维持中国对石油和铁矿石的需求。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中央政府需要通过这样的目标向地方政府明确调整经济结构的目标,这样的逻辑也是7.5%最终占上风的重要原因,因为中国官方也需要明确这样的目标来稳定市场尤其是海外市场的预期。李克强总理也明确表示,在过去的两年中,市场往往出现“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声音和担忧,因此让市场吃“定心丸”十分重要。

(二)7.5%的增速目标表现出中国政府的危机感。野村证券智威表示,这意味着决策圈对中国经济的展望可能不像GDP目标所透露的那样乐观。《华尔街日报》称,尽管最近多次采取措施控制债务规模,但中国仍暗示将通过增加信贷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是政府对经济增速下滑感到不安的最新迹象。政府担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导致失业人数和企业倒闭数量增加,加剧已较为尖锐的社会矛盾。瑞穗综合研究所中国室室长伊藤信悟评论称,将经济增长率目标定在7.5%,应该是考虑到了因担忧高利息理财产品债务违约而正在上升的金融风险。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存在如果下调经济增长率目标将会引起市场不安的判断。为了让景气不显出减速感,中国政府用心良苦。要消除经济的扭曲,就需要企业淘汰和裁员等,但是中国政府重视在就业问题上不引起社会的不安。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决策层维持经济增速目标不变主要用意是保就业与提振市场信心。7.5%的增速恐怕一季度便要触及,凸显出新一届政府在稳增长与调结构关系上面临着艰难平衡,经济结构转型说易行难。

(三)认为中国经济仍未摆脱旧引擎。英国《金融时报》以“中国经济仍未摆脱旧引擎”为题称,在寻求逐渐摆脱目前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时,中国当代领导人憧憬着一场新的大跃进。“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但在中国实现这个梦想之前,它将不得不依靠旧的增长引擎,并希望能赶在这些引擎失去动力前完成经济转型。正如在去年不得不做的那样,中国政府将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依靠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将其当作主要的增长推动力。“日经中文网”称,李克强总理仍将2014年的目标定为7.5%,显示出目前重视就业的姿态。从表面上看是以社会稳定为基础,但李克强总理一直推动的不依赖公共投资的经济结构改革似乎已有褪色的迹象。

三、境内外专家认为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能够达到,但实现起来不容易

多数媒体专家认为,从去年经济调控的成效来看,在7.5%的目标下走出了7.7%的经济成绩,说明如果还能按照去年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手法执行今年的调控,完成7.5%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表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体量增长,经济的重力因素在起作用,经济的加速度必然面临下滑趋势。如果中国经济今年要取得和去年一样、甚至略低的成绩,都将非常艰难,或许将以加杠杆以及延缓改革阵痛作为代价。《华尔街日报》称,在过去很多年,中国一直将经济增速目标维持在7.5%左右,但实际增速远快于这一水平。但在过去两年,中国经济增速只能勉强达到这一目标,很多经济学家表示,随着经济的成熟和全球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面临压力,中国今年实现这一经济增长目标的难度更大。法国兴业银行经济学家姚伟表示,要实现总理讲话中阐述的每一项任务,同时还要达到经济增长目标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凯投宏观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表示,鉴于近年来消费支出增速稳定,而出口预计只会温和加速,信贷和投资如果出现任何察觉得到的放缓,几乎肯定将把经济增速压低至7.5%以下。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考虑到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考验似乎就在眼前。例如,新年伊始,PMI持续走低、发电量回落、工业品价格与产量双双下滑等,一季度GDP可能已经接近政府增长目标下限。

                               (国家信息中心办公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