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中国特色
时间:2023-01-06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集中阐明了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中国特色的内涵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一)共同富裕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让人民大众摆脱奴役压迫,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人类解放。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类解放实践主要是:第一,通过发展生产力,实现人对与自然界之间物质交换关系的有效控制,把人从自然界的盲目必然性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第二,通过革命性实践摆脱社会中阶级的奴役和压迫,使人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让人民大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实现个人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广泛考察、分析和批判,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逐渐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显著特征的未来社会构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到,工业革命在带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资产阶级人数较少却越来越多地占有更多生活和生产资料, 无产阶级占据人口多数却陷入深度贫困的艰难处境。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工人在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的资本主义中的比重愈来愈小,因为百万富翁的财富增加得愈来愈快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着,与此同时工人却日益贫困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得“工人降低为商品,而且降低为最贱的商品;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反比;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来,也就是垄断的更惊人的恢复”。并且强调,工人阶级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面临着双重贫困。在资本支配下,劳动者是资本积累的参与者,而非所有者。

根本解决两极分化问题必须消除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扭转劳动者与劳动条件所有权分离的不正常状态,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让工人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产品的生产者,以此消灭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的物质基础,实现“生产以所有的人的富裕为前提”。唯有如此,社会才能进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使人真正成为“目的”,而非“手段”。

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有在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运动不断解决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即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并将其在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具体表达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立场问题是一个政党的根本问题,决定了一个政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和根本政治优势。因此,人民立场决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然成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从根本上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个不断使人民摆脱贫困、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程。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代以来,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突出的社会矛盾决定了中华民族面临着双重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前仆后继,但终究未能解决这些时代课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为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神圣使命,就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

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人民富裕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了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在开展革命斗争的同时,时刻注重发展经济以改善劳苦大众的生活水平。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虽然开展革命斗争是中心任务,但是“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要在根据地发展生产,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立足社会主义改造经验, 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改革开放后,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逐步深化,我们党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这种深刻认知集中体现在我们对于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关系的正确把握和处理。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我们党对于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没有经济持续增长,分配就没有可靠的物质基础;没有合理分配,经济发展就缺乏持久动力和稳定社会环境。既不能以影响经济发展为代价片面追求生活水平提高,也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生活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就要求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建设小康社会,从建设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当代中国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正确把握经济社会规律基础上,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纲领,在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中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然而,由于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则,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走了弯路。毛泽东同志指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经济体制畸形和僵化,以及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漠视,成为苏联共产党在20世纪80年代末陷入严重经济危机、脱离人、走向亡党亡国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之初,也曾经受苏联模式影响,把在特定历史时期和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方法和手段、一些主观设想的具体规定理解为社会主义本质,结果连温饱问题都没有根本解决。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考虑清楚,“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在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基础上,鲜明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定义体现了社会主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前提、基础和根本任务;二是必须要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方向、目标和最终归宿。总之,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本质要求和最大优越性所在,必须始终坚持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科学理论不是僵化教条而是行动指南,社会主义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方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根本成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逻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从本质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所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之后,通过对我国现实国情的深刻认知和把握,邓小平同志指明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处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并按照按劳分配原则,“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最终通过对生产关系的适当调整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邓小平同志也注意到了共同富裕必须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具体而言,就是让人民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发展自我,并以财政支持的方式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最终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诉求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一方面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另一方面,要求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解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进入21 世纪,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推动共同富裕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秉持共同富裕的执政理念。早在福建任职期间,他就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只有顺应群众的共同意愿,才能代表群众的利益。……在不断变革的今天,发展经济、共同富裕是他们的共同愿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使得人民不断获得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五)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富裕,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历程中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享发展,突出强调共同富裕,为世界各国迈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从管仲“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到《礼记 ·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追求,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日益赤贫,“志在富民”也成为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们所致力的目标。李大钊同志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强调,“社会主义是使生产品为有计划的增值,为极公平的分配,……能够使我们人人都能安逸享福,过那一种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了当代中国推进现代化的根本追求。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如何解决工业和农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时指出,一定要农民“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邓小平同志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时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初步展望中国式现代化图景时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都好起来,个人的财产当然会逐渐增多。胡锦涛同志在强调党与人民群众血脉联系时明确强调: “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事业,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而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因此,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同步推进、相得益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目标的共同富裕,具有如下重要特征: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所谓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不是少数人富裕、一部分人富裕,而是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一个都不能少”的富裕,其本质就是让全体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从“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到“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现代建设中努力克服两极分化,让所有人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分享者,使发展成果普惠到每一个中国人。二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物质贫困不是共同富裕,精神贫乏也不是共同富裕。不同于用“奶头乐”麻痹人民精神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在着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也高度重视人民精神世界的充足,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要求我们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 更加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包容差异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允许存在差异性、多元性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要立足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不一、发展基础不一、发展条件不一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富裕提供准备条件。四是渐进实现的共同富裕。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共同富裕的实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渐进过程。目前来看,实现共同富裕,让亿万人民过上富裕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辩证关系, 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我们要明确,共同富裕既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更不是劫富济贫,实现共同富裕并不是说所有地区都在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每个地区的发展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和水平也必然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缩小发展差距,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实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

(作者:董振华,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王莹,国家信息中心党委委员,团委书记。该文章系国家信息中心2022年度青年人才基础研究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已发表于《中国武警》2022年第6期“本刊特稿”,此处略作删减。)